党旗红|大漠深处建起核工业重要基地-wepoker官网

党旗红|大漠深处建起核工业重要基地

发布时间:2021-05-08 信息来源:默认部门

  

  地处大西北戈壁滩的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,为我国“两弹一艇”的研制,为核科技、核电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。

  

  曾经,中国核城“四0四”是一个只有代号的工厂,在地图上找不到任何标注。

  

  越是自然条件艰苦越是理想场所

  

  四0四厂在1957 年确定厂址,1958 年九、十月间建设队伍就开进了戈壁滩。当时那里没有一户人家,没有一棵树,只有稀稀拉拉的骆驼草,周边是茫茫戈壁荒无人烟。后来,因在厂里长大的孩子没见过树,厂子还特意派人将孩子们用车拉到玉门镇去看树。孩子们见到大树就高兴地喊起来:“好大的骆驼草!”

  戈壁滩自然条件虽然艰苦,但对工业生产来讲,却是比较理想的环境。当地经常刮风,人们却调侃“风不多”,因为“一年刮一次,一次刮一 年”。风沙大得连汽车的前挡风玻璃都被打毛了,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听到沙粒打在玻璃上的声音。

  

  

  长期的生活经验告诉四0四人,凡是沙子把脸打痛了,风力就在7级以上。刮大风的时候,人向前走路要弯着腰,脸朝着地面,否则就走不动。所以职工们提出的口号不是不怕“风吹雨淋”,而是不怕“风吹沙打”。当地蔬菜供应也很少,一年中有半年靠吃咸菜生活。即使是这样,一旦刮起狂风,连饭也不能做,只好用饼干充饥。

  

  戈壁滩年降水量50多毫米,蒸发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,钻孔打到基岩都见不到水。气候这样干燥,人们初到时会很不习惯,口唇干裂流鼻血。特别是内地人,到这里才真正体会到水的重要。最初,厂子建设施工和生活用水都要靠火车、汽车从几十里地外拉回来。一吨水的成本相当于一吨汽油的钱,真是“滴水贵如油”。生活用水少,只好定量分配,早晨用过的水要留到晚上再用。几十公里的正式输水管线工程量大,一时建不起来,职工们便突击抢修了临时水线和泵房。1959 年初,输水管线初步建成通水,以后又经过改造才正式通水。

  

  

  三年困难时期咬紧牙关不撤退

  建厂之初,职工们住的是帐篷和地窝子。晚上帐篷里很冷,火炉上的水,到早晨便结成冰块。有的同志戴上皮帽、口罩,穿上大衣,再盖上被 子,叫做“全副武装睡觉”。第一个冬天,为了抢工期,大家坚持施工,仅用 4个月时间,基本完成了4000平方米的住宅建设。另外,基地的铁路、公路、输电线路等也陆续完工。这就为以后工程全面铺开创造了条件。

  

  时过不久,基地又遇到了国民经济三年暂时困难时期。1960年冬到 1961年初,情况最为严重,连定量供应的20几斤粮食也无法保证。春节将至,在工地的几万人,只剩下几天口粮,许多同志饿得身体都浮肿了,情况十分危急。为保存好职工队伍,上级曾要求四0四领导考虑及时撤离工地。经过多方面调查以后,厂党委决定咬紧牙关不撤退,坚守阵地渡难关。厂党委将情况如实向部党组做了汇报,部里认为厂党委的意见是符合实际情况的,表示同意并积极协助解决生活困难。厂党委发出了“大搞代食品,节约用粮”的口号。当时许多人都有一个特大的搪瓷缸子,好用来盛稀饭,多喝点米汤也能充点饥。厂里还发动大家到戈壁滩上打骆驼草籽,掺到饭里吃。同志们开玩笑说:“还有点羊肉味。”1961年下半年全国经济形势逐渐好转,工地供应也有了改善,终于渡过了困难时期。1962年下半年各项工程全面铺开了。

  

  正是凭着这种艰苦奋斗、勇攀高峰的精神,四0四人攻克了数不清的技术难关,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。

  戈壁上的新绿洲

  

  当年的茫茫戈壁,已被一代又一代四0四人多年努力种下大批树木,变成了新兴的绿洲;开辟了农场,小麦、土豆、萝卜、甜菜长得特别好;修建了塑料大棚,生产黄瓜、西红柿、茄子、辣椒等蔬菜。四0四还从全国各地引进果树优良品种,每年可收获水果20万斤。如今,四0四成了戈壁滩上一道新的风景,一派生机勃勃。

  

  

  (中国核工业报)

网站地图